您的位置: 99健康问问 >内科 >神经内科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四肢无力四肢没有力气拿东西
man

重症肌无力四肢无力四肢没有力气拿东西

女 | 51岁 2017-11-23 有2个回复

问题描述:重症肌无力病人四肢无力想求帮帮我去哪个医院看最好呢现在怎么治疗请帮助反解想求远程给反解

回答

头像

黄文飞

已帮助网友:3034 2017-11-23

我描述的有点长,请耐心看完,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医来讲重症肌无力的病因:1.外因外感六淫之邪致脏腑功能失衡,气血亏损致病。2.内因七情所伤,情志不舒,累及脏腑,如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3、不内外因摄生不慎,饮食不节,肥甘厚味,损及脾胃,致脾胃虚弱;劳倦过度,脏腑功能失调,耗气伤津。4.先天因素禀赋不足,素体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
中医病机及诊断:1、脾胃虚弱脾为后天之本,津液气血生化之源。如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脾胃致虚,或劳倦过度损及脾胃,脾胃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津液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则气血两虚,肌肉筋脉失养,故肌肉无力、睑垂或四肢乏力,或呼吸困难等。2、脾肾阳虚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脾为后天之源,运化水谷之精微;先天禀赋不足,肾阳虚亏,不能温煦脾阳,脾虚不能运化水谷之精微,濡润肌肉筋脉,故四肢肌肉痿软无力。3.肝肾阴虚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精血充盛,则筋骨坚强、活动正常。久病体虚,伤及肝肾,则阴精亏损:又因阴虚内热,更灼液伤津,精血亏损不能灌溉荣养筋肉则致痿软无力。4.气血两虚血为阴液,具有滋润、荣养功效;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人体津液的运动无不与气的推动有密切关系,气虚不能推动血脉,气血不足,不能荣养肌肉筋脉,则致痿。1、脾胃气虚:
证候:眼睑下垂,早轻晚重,肢软无力,抬头困难,咀嚼无力,食少便溏,少气懒言,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证候分析:久病致脾胃虚弱,或素体脾气虚,则运化无权,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水谷之精微不能上荣头面,故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头抬不起;脾主四肢,脾失健运,筋脉失养,故肢软无力;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故面浮;脾胃弱故少食便溏;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均为脾胃气虚之征。
2、脾肾阳虚:
证候: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四肢无力。腰酸自汗,形寒肢冷,面色晄白,吞咽困难,纳少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舌体胖,苔薄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久病损及脾肾两脏,或平素肾阳虚,脾阳要靠肾阳温煦,肾阳不足则脾阳虚,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司,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则水谷之精微不荣养头面,故眼睑下垂,吞咽困难;脾主四肢,脾主肌肉,脾虚则四肢痿软;脾虚运化不能。故食少纳呆,大使溏稀;肾阳虚则形寒肢冷,腰酸自汗,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为脾肾阳虚之征。
3、肝肾阴虚:
证候:两脸下垂,吞咽困难,咀嚼无力,朝轻暮重,四肢无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少寐多梦,目干而涩,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久病肝肾亏损,或素体阴虚,肝肾阴虚,精血亏损,肌肉失养,则软弱无力,两脸下垂,吞咽困难,咀嚼无力;肝肾阴虚,脑失所养则头晕耳鸣,少寐多梦,肝阴虚目失所养则目干而涩;腰为肾之府,肾阴虚故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肝肾阴虚内热之征。
4、气血两虚:
证候: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少气懒言,面色晄白,眼睑无力,咀嚼困难,肌萎无力,自汗,舌色淡,舌体胖嫩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症候分析:气血不足,脑失所养,故神疲乏力,眼睑无力,咀嚼困难,面色晄白;心血不足,则心悸气短,脾主肌肉,脾主运化,脾气虚运化失司,则水谷之精微不能濡养四肢肌肉,故肌肉萎缩;舌色淡,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均为气血两虚之征象。
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脾胃气虚: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本方中参芪术健脾益气;升麻、柴胡升清降浊;陈皮理气;当归和血;姜枣调和营卫;薏仁、茯苓增加健脾化湿之作用。全方诸药综合以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调和脾胃,使水谷之精微生化有源,则脾胃气虚诸证自除。
2、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右归丸加减。方中桂附加血肉有情之品鹿角胶,均为补脾肾阳之品;熟地、山萸肉、山药、菟丝子、枸杞子、杜仲等为滋阴补肾,善补阳者阴中求阳;当归补血;党参、黄芪、山药、白术益气健脾;综合全方诸药、肾阳得温,脾阳得补,故脾肾阳虚诸症得除。3、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左归丸加减。方中重用生地滋肾阴,枸杞子益精明目;山萸肉涩精敛肝;龟鹿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鹿胶偏补阳,龟胶偏滋阴,二胶全力沟通任督二脉,益精填髓,菟丝子配牛膝强腰膝、健筋骨;山药健脾益肾,诸药共奏滋补肝肾之阴。
4、气血两虚: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久病致气血虚,方用参苓术草补脾益气:归、芍、地滋养心血,川芎为血中气药,与当归、熟地共为补血而不滞;加姜枣助参术入气分,调和脾肾,全方诸药共奏气血双补之功。
二、其他疗法:
1、紫河车粉:治血虚型,每次3g,一日2次。
2、黄芪100g:治气虚为主型,水煎当茶饮。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治脾胃气虚型,每次6g,一日3次。
2、人参养荣丸:治气血两虚型,每次1丸,一日3次。
3、六味地黄丸:治肝肾阴虚型,每次1丸,一日3次。
4、金匮肾气丸:治脾肾阳虚型,每次1丸,一日3次。
5、健步虎潜丸:治脾肾阳虚型,每次1丸,一日3次。
6、参苓白术散:治脾胃气虚型,每次6g,一日3次。
7、杞菊地黄丸:治肝肾阴虚型,每次1丸,一日3次针灸:
1、体针:眼睑肌无力,头面部取穴:攒竹、阳白、鱼腰、四白、清明等穴位;四肢无力取合谷、内关、外关、三阴交、大冲、大椎、脾俞、肾俞、足三里、曲池等。每次取4~5穴,每日1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2、耳针:取脾、肾、肝、内分泌等穴埋针,两侧交替用,每周交换一次。

头像

张月玲

已帮助网友:2082 2017-11-23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是需要及时的进行检查治疗控制的
你好建议你可以采取中成药物以及针灸等治疗的方法的来进行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