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99健康问问 >中医科 >中医骨伤科 >急求良方~腰椎间盘突出 有影响吗?
man

急求良方~腰椎间盘突出 有影响吗?

女 | 2012-01-09 有4个回复

问题描述:前年我每天下午都去打篮球也不发现有伤到腰,一天早上起来就发现腰突然变痛,就去照X光,发现L5/L4之间变窄,就做了牵引治疗,可能是没休息好还是怎么的越来越严重,就去做CT,检查出来是S1/L5硬膜膨隆,俩侧椎间孔变窄。L5/L4硬膜膨隆向后突出7mm,俩侧椎间孔变窄。L4/L3硬膜膨隆。 目前一般情况:现在情况是臀部痛,腰那几个关节处有时会痛,俩条腿对称地痛,一坐久整个腰背就痛,腿就会有点麻,这几天连背部也会痛,痛的地方都是肌肉痛,骨头倒没有痛的地方,那几个病变的关节处倒是会痛,手摸过L5/L4明显感到有突起感,跟别的关节出不一样。 病史:无 以往诊断治疗经过及效果:就是牵引,理疗。吃些中药,或西药。感觉没有什么效果,倒是越来越严重了,目前一般情况:忘说了~~现在正常生活还是可以的,比如走路呀,一般的坐,行,睡,方便等等。只要不过分都不怎么受影响。卧床休息感觉好很多很多/第二次问题补充:(2008-3-27 17:40:37)我现在哪个医院都看不上,感觉都没什么效果///这个病会不会恶化为骨质增生之类的或更严重的什么病呢?

回答

头像

张月玲

已帮助网友:2082 2012-01-09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外因有创伤.劳损及受寒等.(1).腰椎间盘的生理性退变:人过20岁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就已开始,纤维环变性.增厚.弹性减小;30-40岁时椎间盘蛋白减少,髓核趋向胶原化,失去其弹力及膨胀性能.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常以髓核的退行性进展为最快,软骨板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变薄和不完整,并产生软骨囊性变性及软骨细胞坏死.纤维环的附着点亦松弛,加之腰间盘纤维环后外侧较为薄弱,而纵贯椎骨内椎体后方的后纵韧带到第一腰椎平面一下逐渐变窄,至第5腰椎和第一腰椎间盘的宽度只有原来的一半,因而造成了自然结构方面的弱点.因椎间盘没有血液循环,修复能力较差,腰椎是人体负重活动的枢纽,在受外力时,腰椎间盘受到来自不同方位的应力,最易发生萎缩,弹性减弱等退行性病变.(2)外伤:外伤及积累劳损是引起腰间盘突出的重要原因.腰椎成生理性前凸,椎间盘后薄前厚,人们在弯腰时,髓核向后方移动而产生反抗性弹力,其弹力的大小与负重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如负重压力过大,纤维环的退变及本身就有的缺陷,髓核就有可能冲破纤维环固定而脱出,突出或分离.脱出是指髓核仍被纤维环外层的部分纤维所包裹;突出是指髓核从纤维环的后纤维爆出,处于后纵韧带之下;分离是指髓核已突出与纤维环与后纵韧带之外,髓核游离与椎管内.积劳成损时,髓核长期不能得到正常充盈,影响纤维环的营养供应,致使纤维环损伤而不易修复,久之使退变的椎间盘薄弱点出现小裂隙.此种裂隙,多出现在纤维环后部,又涉及纤维环的不同程度,也可以出现在软骨板变成髓核突出的通道.(3)受寒:椎间盘受寒后使腰背部肌肉痉挛和小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进而影响椎间盘的营养,同时,肌肉的紧张,痉挛导致椎间盘的内压增高,特别对于已有变性的椎间盘,更可能造成进一步的伤害,致使髓核突出.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本病又因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病程的长短及个体的差异,而有多种临床表现.主要的临床表现有:(1):腰部疼痛:几乎所以的患者都有此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持续的钝痛为常见.腰部起病缓慢,每次活动,劳累后加重或者较长时间同一姿势时腰疼亦加重,但休息或卧床后疼痛可以减轻.若髓核大部分突出,突然压迫神经根,使根部血管同时受压而造成缺血性炎性痉挛,则疼痛突然爆发,腰背部肌肉痉挛,疼痛呈痉挛性剧疼.(2)下肢放射疼(坐骨神经疼):疼痛主要沿臀部,经大腿后方之小腿后方或下至外踝及足趾开始为钝痛逐渐加重,少数可出现由下往上放射疼,先有足,小腿,外侧,大腿后外侧至臀部,多为一侧,如系中心型突出或多发性突出可为双侧.突出物大,病情重者,坐骨神经痛亦重,痛轻者,病人可以忍受;疼重者,如闪电状,病人少一活动不慎就发作.咳嗽,喷嚏,用力憋气时,疼痛加重,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在后期常以腿疼重于腰背疼,这是腰骶神经根受累为主要矛盾.(3)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下肢麻木一般与下肢放射疼伴随出现.临床上有主观麻木与客观麻木之分,主观麻木是病人感觉腿及足背部发麻发木,象千万条小虫在爬一样,用针刺感觉与其他部位皮肤感觉一样;客观麻木,用针刺皮肤时,痛觉减退与其他部位皮肤感觉不同.(4)步行困难:病人行走困难,不愿迈步,少数病人步行较久后,感觉腿麻胀疼难忍,需蹲下休息,出现与椎管狭窄一样的间歇性跛行.(5)肌肉瘫痪萎缩: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严重时,可以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表现足下垂,症状重,病程长者,多有肌肉萎缩,尤其是小腿部肌肉萎缩更为明显,从外观上看肌肉容积变小,造成下肢肌肉萎缩.(6)马尾综合症:会阴部麻木,刺疼,排便及排尿无力,有时间坐骨神经痛交替出现,时左时右,随后坐骨神经痛消失,双下肢瘫痪,女性病人有假性尿失禁,男性有阳痿.(7)功能受限:病人除步行困难外,为了减少对神经根的压迫,再加上因疼痛产生的保护性痉挛,常保持一个特定的姿势.站立时,身体倾向健侧,患侧骨盆上升,髋膝关节微曲,足掌着地,体重主要落在健侧.下蹲动作困难,不能自己系鞋带,喜侧卧,髋膝半屈曲.从椅子上或者床上起来时,需要双手托腰缓慢起来.3>筋骨疼消贴治疗腰间盘突出机理: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散寒化湿,强肾壮骨,消肿止疼,通过直接贴敷病变部位,药物发热,促进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加软骨板地营养物质的渗透,提高髓核对营养的吸收与代谢产物的排泄,并能缓解肌肉痉挛,帮助周围组织炎症和瘀血的吸收,使突出物缩水变小,解除对神经根的卡压,促进腰椎间盘的神经修复,纠正腰椎错位,松解神经的粘连,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头像

张莉莉

已帮助网友:4261 2012-01-09

腰椎间盘突出症.关键看有无神经压迫症状:下肢疼痛,麻木.影响日常生活.保守治疗【牵引.腰围保护.理疗.药物治疗】半年无效,考虑手术治疗【激光.介入.开窗手术】.

头像

曾晓锋

已帮助网友:1818 2012-01-09

好:现在这样的病症都越来越偏年轻,但是你也别担心,这样的病症一般都会伴有腿脚麻木疼痛的,因为那是腰间盘突出压迫血管导致血液不能很好的流通,西医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在吃药没有效果的情况下无非就是开刀手术,但是腰部根本不适合手术,神经线密集是不适合手术的原因,而且费用大,建议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根据穴位治疗,如果有需要请及时联系,祝早日康复!只求信任.
该回复来自 http://www.99ask.net 99健康问问.

头像

张瑶

已帮助网友:4112 2012-01-09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3部分组成.髓核是半流体胶状物质,被纤维环4周包围,其上下方为软骨板,椎间盘是椎体连接的部分.腰椎间盘是指腰1至骶骨间的椎间盘,共5个.腰椎间盘的高度约占椎体高度的54.4%.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纤维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本病发病率目前尚无准桷统计.据报道;门诊腰腿痛病人约占门总人数的2/5---3/10,而腰椎间盘突出占腰腿痛病人的18%,40岁以上病人约占20%--35%.临床上以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为最多见.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里没有相应病名,散在于“腰腿痛”、“痹症”范畴.近年来,中医学对本病从理论探讨、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在临床治疗上,除传统药物内治、外治、推拿、针灸等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进展外,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创造出了药物离子导入、小针刀疗法等.病因病机1、中医认识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腑.故腰痛一症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这从生理上说明脊椎的生理与病理和肾有着必然的联系.《诸病原侯论.腰痛候》认为“凡腰痛病有5:一曰少阴,少阴肾也.7月万物阳气所伤,是以腰肾;2曰风痹,风寒著腰,是以痛;3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痛;4曰暨腰,坠堕伤腰,是以痛;5曰寝卧湿地,是以痛.”《杂病源流犀烛.腰脐病源流》则明确指出:“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闪挫其标也.”根据椎间盘突出发病特点,其病机可如下;1、肾精亏损,盘骨失养;诸般腰痛,肾气虚惫为本.这一观念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病理,大量资料表明,腰椎间盘突出是在原有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素体虚弱加之劳累过度或房事过甚,或年老体弱,以致肾精亏损,无以濡养筋骨致椎间盘退化,而发为斯病.2、跌仆闪挫,气血瘀滞;跌仆外伤,或腰部用力不当或强力负重,损伤筋骨,经脉气血瘀滞留于腰部而发为腰痛.3、寒湿内侵,阻遏经络:久居湿寒之地,或坐卧寒湿之所或涉水冒雨,身劳汗出,衣着湿冷,卫阳先损,寒湿之邪入侵.寒性凝滞收引,湿性粘腻重着,阻遏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腰痛.若寒湿日久化热,亦可阻遏经脉,壅滞气血而致腰痛.寒为阴邪最易损伤阳气,阳气受损,失其正常驻的温熙气化作用,则又出现阳气衰退的寒症.这是一种恶习性循环.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久病及肾,肾阳受损,而发为寒湿腰痛.总之,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关键是肾气虚损,筋骨失养.跌仆闪挫或寒湿之邪为之诱因.经脉困阻,气血运行不畅是出现腰痛的病机.2、西医学认为:发生腰休间盘突出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外因则有劳损,损伤,和受寒湿等.1、腰椎间盘的生理退变;椎间盘退变是一种规律性变化,椎间盘的发育以20岁为高峰,20岁以后的椎间盘退变己开始,纤维环变性,增厚,弹性减小.30--40岁时椎间盘蛋白糖减少,髓核趋向胶原化,换去其弹力及膨胀性能.椎间盘退变性改变常以髓核的退行性改变进展为最快,软骨板随年龄增长也变薄和不完整,并产生软骨囊样变性及软骨细胞坏死,纤维环的附着点松弛,加之腰椎间盘后外侧较为薄弱,而纵贯椎骨内椎体后方的后纵韧带到第一腰椎平面以下逐渐变窄,至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的宽度只有原灰的一半,因而造成了自然结构方面的弱点.腰间盘没有血循环、修复能力较弱;腰椎的人体负重、活动的枢纽,在受外力时,腰椎间盘自来自不同方位的应力,最易发生萎缩、弹性减弱等退行性病变.2、外伤:外伤及积累劳损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原因.腰椎呈生理前凸、椎间盘后薄前厚,人们在弯腰时,髓核向后方移动而产生反抗性弹力,其弹力的大小与负重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如果负重压力过大,纤维环的退变及本身己有缺陷,髓核就有可能冲破纤维环固定而脱出、突出或分离.脱出是指髓核仍被纤维环所包裹;突出是指髓核从纤椎环的后纤维爆出,处于后纵韧带之下;分离是指髓核己突出于纤维环和后纵韧带之外,髓核游离于椎管内.积累劳损时,髓核长时期不能得到正常充盈,影响纤维环的营养供应,使纤维环损伤不易修复,久之使退变的椎间盘薄弱出现小裂隙.此种裂隙多出现在纤维环后部,可涉及纤维环的不同深度,,也可出现在软骨板,变成髓核突出的通道.3、受寒;不少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并无外伤及劳损史,仅有受寒史,其原因可能是椎间盘有发育上的弱点,受寒后使用权腰背部的肌肉痉挛和小血营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进而影响椎间盘的营养.同时肌肉的紧张,痉挛,导致椎间盘的内压增高,对己有病变的椎间盘更可造成进一步的损伤,使髓核突出.类型:根据髓核突出部位与方向,可分为2大类;一、椎钵型指变性的髓核穿过下方或上方的纤维环,再穿过软骨板呈垂直或斜向进入椎体中部或椎体边缘的髓核突出.1、前缘型:髓核穿入椎体边缘,该边缘出现3角形骨块样病变.2、下中型:反映髓核垂直或近垂直状向上或向下穿过软骨板进入椎体中,并形成Schmi结节样病变.2、椎管型:髓核穿过纤维环向椎管方向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