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99健康问问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肾部分切除术后起体位性高血压怎么办?
man

肾部分切除术后起体位性高血压怎么办?

女 | 56岁 2019-01-01 有5个回复

问题描述: 经常要上厕所,而且还会有脱水现象,老是容易口渴,需要不断饮水,时常会感到疲劳乏力,这段时间的时候总是感觉到自己呼吸有点辛苦,而且不管看到什么好吃的食物这些,经常性的容易出现眩晕的现象,

回答

头像

高福玲

已帮助网友:4161 2019-01-01

坚持经常体力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早在1933年就有人注意到运动和经常参加适当的体力活动,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情绪,降低改善症状,还能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非药物疗法。鉴于以上理由,高血压病人要坚持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一般来说,轻度高血压患者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仍可胜任日常工作,并可参加一些耐力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中度高血压,如无心脏、脑、肾脏并发症,仍可胜任一般工作,从事不超过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对于重度高血压,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已有损害的患者,工作能力和体力活动均受到很大的限制,为了不增加这些重要器官的负担,则不宜做较大强度的体力活动。高血压病人在进行体力活动时,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不论从事何种运动,都要注意运动的时间、运动的频率和运动的强度。运动强度依心率而定,最大心率=210-年龄。为安全起见,用最大心率的70%以下,作为运动量的指标,如一个年龄为60岁的高血压病人,其运动量为70%×(210-60)=105,也就是说,患者运动时以每分钟心率不超过105次为宜。同时还应结合病人平时心率、运动时血压变化和病人的自觉症状来调整运动量。至于运动时间,有采取每周3次,每次1小时的,有每日定时运动的。例如采取定时散步、慢跑,坚持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就是安全有效,方便易行的方法。所谓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就是开始时运动量要小一点,逐步增加,以活动后不过度疲劳为度,并要长期坚持。

头像

张绍兰

已帮助网友:2022 2019-01-01

血脂增高危害性很大,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心脏血管疾病,因此,在使用降脂药物治疗的同时,不可忽视食物的降脂作用。下面介绍几种能够降低血脂的食品。
(1)大豆 大豆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卵磷脂,三者均可降低血中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脂水平,而不影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尤其重要的是,大豆及其制品中还含有大量的皂甙(如豆浆煮涨时液面上浮起的那层泡沫状物质),这种物质不仅能有效的降低血脂,还具有减轻和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2)大蒜 国外有人研究发现,新鲜大蒜能够大大降低血液中有害胆固醇的含量。大蒜粉剂制品可降低8%的胆固醇,而新鲜的大蒜或大蒜提取物,可降低胆固醇15%。大蒜的降脂效能与大蒜内所含物质——蒜素有关。大蒜的这一有效成分有抗菌、抗肿瘤特性,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糖、血脂等。还有报告指出,每天服用大蒜粉或大蒜精,或坚持吃大蒜,经过4~5周,血压会降低10%。如果每天吃一头大蒜,即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3)洋葱 其降血脂效能与其所含的烯丙基二硫化合物及少量硫氨基酸有关。这些物质属于配糖体,除降血脂外,还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对动脉血管有保护作用。国外学者研究认为,中老年人多吃些洋葱,可以防止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脑血栓、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头像

魏帅帅

已帮助网友:1817 2019-01-01

(1)病因不明 对高血压病虽然目前很多学说,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如精神?神经学说,内分泌学说。遗传学说,摄钠过多学说等,这些学说都有充分的理论和事实根据,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反映高血压发病机制的某些侧面,而不能全面阐述,所以,治疗起来多缺乏病因治疗。 
(2)诱因较多 高血压病的诱发因素很多,如高钠、高脂饮食、吸烟、酗洒、肥胖以及有遗传家族史等,而我们目前治疗高血压的一些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多为针对高血压病的某些病理生理特点进行用药和针对产生高血压的诱因,力图使其消除或降低到最低点,却不是病因治疗,因此,只能控制高血压,但不能治愈,需要长期治疗。
(3)症状隐匿 高血压病的早期和中期,患者的症状往往不明显,常被患者和医生忽视,待发现后,血管早已硬化和其他并发症已经发生,治疗方法只能是降压,然而即使血压得到控制,也不等于彻底治愈。 
(4)病程较长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情进展缓慢,时间较长,且易复发。所以多需长期坚持治疗,想一下子治好也是不现实的。长期有规律地治疗,是防止高血压发展的有效措施,并能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高血压病人应长期坚持不懈地治疗,决不可血压一降就停止用药。由于高血压病是一种发病原因复杂,病情进展缓慢,病期较长,且需终生治疗的渐进性全身性疾病。因此,大多数患者明确诊断后,不定期的经门诊检查和用药治疗,或是由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观察随访和进行康复指导,尤其是临界性高血压和轻度高血压患者,更无须住院,甚至连服药治疗都不是主要手段。应该针对血压增高的不利因素,长期坚持并实施综合性的非药物疗法,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上是对“肾部分切除术后起体位性高血压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头像

李小可

已帮助网友:1817 2019-01-01

所谓肾性高血压系指肾实质病变和肾血管病变所引起的高血压,属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而且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一种。当肾脏发生肾实质或肾血管病变时,常引起肾脏血流灌注的固定性减少,导致肾脏缺血缺氧,此时肾脏可分泌多种引起血压升高的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肾小球旁细胞分泌大量肾素。肾素是一种水解蛋白酶,进入血液循环后,与肝脏释放的α2球蛋白结合成血管紧张素I (10 肽),并无升压作用。血管紧张素I经肺循环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脱去两个氨基酸,形成生物活性很强的血管紧张素Ⅱ(8肽),进一步分裂可形成少量的血管紧张素Ⅲ(7肽)。血管紧张素Ⅱ能使周围小动脉强烈收缩和心脏搏动增强,使血压升高。其升压作用比去甲肾上腺素强15~25倍。另外,血管紧张素Ⅱ还能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促使醛固酮分泌增加,引起钠水潴留和血容量增加,提高血管对儿茶酚胺及血管紧张素Ⅱ等激素的敏感性。血管紧张素Ⅱ使血压升高,而升高的血压反过来使动脉痉挛进一步加重,肾缺血缺氧加重,肾内对抗高血压的物质,如缓激肽、前列腺素生成减少,这样相互影响,使血压持续升高。

头像

何伟文

已帮助网友:2756 2019-01-01

高血压按其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高血压(或称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前者原因迄今尚不十分清楚,而后者往往由于某一器官有器质性病变,而导致血压升高,有因可查,一般降压药效果不佳时,可用手术的方法去除病因,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肾脏疾病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而手术治疗效果最好的是肾血管性高血压,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狭窄或闭塞性疾病,引起肾血流量减少或缺血所致的高血压。例如肾动脉硬化、多发性大动脉炎及肾动脉纤维肌增生引起的肾动脉中层病变,导致的肾动脉狭窄或闭塞等。血压明显升高而降压药物治疗无效果的青少年,或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病人,应考虑到这种病的可能。肾血管性高血压应以手术治疗为主,以纠正肾动脉供血不足。手术方法有多种,如腹主动脉?肾动脉搭桥术,肾动脉成形术,肾动脉内膜剥脱或介入性治疗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以上方法的一种。近年来,采用的经皮穿刺肾动脉成型术,是将一根带气囊的导管,通过股动脉送到血管狭窄处,使之扩张,恢复肾动脉血流,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如果无法施行以上手术,或已确定患病的肾脏已无功能,而且对侧肾功能良好的时候,可做患肾切除术。其他可经手术治疗的肾性高血压,尚有肾发育不良,泌尿道阻塞,肾肿瘤,肾结石等疾病。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有醛固酮增多症,这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引起的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生长在肾上腺髓质,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同时可有心动过速,头痛,出汗和体重减轻等症状。皮质醇增多症发生的高血压,是垂体或肾上腺皮质腺瘤或增生所致,其它表现还有腰及腹部肥胖,而四肢瘦小,皮肤紫纹和毛发增多等。以上内分泌异常所引起的高血压,手术切除病变部位的肿瘤或增生,可使大部分病人血压恢复正常,甚至完全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