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99健康问问 >外科 >骨科 >什么是高弓足?
man

什么是高弓足?

女 | 14岁 2019-01-09 有5个回复

问题描述: 一个脚是高弓足,一个脚正常,高弓足的叫走路的时候有点儿踮,两只脚大小不一,已经14岁了,可以治疗么

回答

头像

李小可

已帮助网友:1817 2019-01-09

1.非手术治疗
早期轻型高弓足可采取被动牵拉足底挛缩的跖筋膜、短缩的足底内在肌。为缓解跖骨头受压,使体重呈均匀性分布,在鞋内相当跖骨头处加一厚1cm毡垫,并在鞋底后外侧加厚0.3~0.5cm,以减轻走路时后足出现的内翻倾向。但是,这些措施只能减轻症状,既不能矫正高弓足畸形,也不能防止畸形加重。
当高弓足已妨碍负重行走、穿鞋,或进行性加重时,则应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可分为软组织松解和骨性手术。一般根据病人年龄、畸形类型及严重程度、原发性疾病所处的状态等因素,选择手术方法。原则上先作软组织手术,如足跖侧软组织松解、胫前胫后肌腱移位及趾长伸肌后移等。若软组织手术仍未能矫正畸形,抑或年长儿童有固定性高弓足畸形,可选择骨性矫形手术。
2.手术治疗
足跖侧软组织松解是一个传统的方法,经足内缘的后侧纵行切口显露跖侧软组织,先切断跖筋膜,跖长韧带,继之把
骨性矫形手术包括第一楔骨开放性截骨、跗骨背侧楔形、V形截骨,以及跟骨后移截骨。足背侧跗骨V形截骨具有较多的优点,它不损伤跗骨骨骺,故适用于6岁以上的儿童。它不使足缩短,并可矫正前足内收、内旋畸形。其手术要点是:
(1)取足背横切口或纵切口,于骨膜外显露足跗骨。
(2)在足弓顶点设计V形截骨线,一般位于舟骨中央,内侧支从舟骨斜向第一楔骨内侧皮质。
(3)完成截骨操作后,术者向远端牵拉前足,并将前足抬高,同时下压截骨远侧断端。如有内旋、内收畸形,可将前足外旋、外展,预以矫正。然后用一枚克氏针从第一跖骨内侧穿入,通过截骨线止于跟骨的外侧部分。术后用小腿石膏固定六周。解除石膏固定后,拔除克氏针,并摄X线片观察截骨愈合情况。若已愈合,可逐渐开始负重行走。

头像

何伟文

已帮助网友:2756 2019-01-09

对于你所说的双足高足弓并内翻术后两年,扔双足跟不能着地,走路仍存有疼痛,具体的需要看看你的X光片才可以给与相应的诊断和治疗,但目前你可以配合进行足部的功能锻炼,缓解行走的疼痛
你好,足部的康复锻炼方法较为多,建议你到当地医院康复科咨询,根据你的高足弓情况指导具体的锻炼方法,也可以制定一双康复鞋有助于你的足部异常的矫正,但需要很长的康复和矫正治疗时间。

头像

张慧芝

已帮助网友:4011 2019-01-09

高弓足是常见的足部畸形,多为神经肌肉性疾病引起的前足固定性跖屈,从而使足纵弓增高。
为缓解跖骨头受压,使体重呈均匀性分布,在鞋内相当跖骨头处加一厚1cm毡垫,并在鞋底后外侧加厚0.3~0.5cm,以减轻走路时后足出现的内翻倾向。
以上是对“什么是高弓足?”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头像

罗正强

已帮助网友:4400 2019-01-09

高弓足是儿童颇为常见足畸形,多为神经肌肉性疾病引起的前足固定性跖屈,从而使足纵弓增高。有时合并后足内翻畸形。偶见原因明者,可称为特发性高弓足。
治疗措施: 早期轻型高弓足可采取被动牵拉足底挛缩的跖筋膜、短缩的足底内在肌。为缓解跖骨头受压,使体重呈均匀性分布,在鞋内相当跖骨头处加一厚1cm毡垫,并在鞋底后外侧加厚0.3~0.5cm,以减轻走路时后足出现的内翻倾向。但是,这些措施只能减轻症状,既不能矫正高弓足畸形,也不能防止畸形

头像

王涛

已帮助网友:4421 2019-01-09

高弓足是常见的足部畸形,常见的类型有高弓仰趾足,高弓爪状足、高弓内翻足、高翻足和高弓跟行足五类。高弓仰趾足和高弓跟行足主要是由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瘫痪,而足的部分背伸肌有力,同时跖腱膜挛缩二者常合并存在;
高弓爪形足乃足内在肌或足外在肌一组或几组肌力不平衡所致,兼跖睫膜挛缩;若足的内外肌力不平衡,也常伴有足内、外翻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