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的最佳时间与频率如何确定

一、最佳时间
1、从一天内的时间来看
早晨:早晨7点 - 9点是胃经当令之时,刮一刮背部和四肢,能够唤醒身体的阳气,促进气血流通,为新的一天注入活力。此时人体经过一夜的休息,精力开始逐渐充沛,新陈代谢也处于上升阶段,刮痧有助于调动身体机能,让身体更好地适应新的一天的活动。不过需要注意,刮痧前最好不要空腹,以免引起低血糖等不适症状。
上午:上午9 - 10点之间进行刮痧也是不错的选择。上午人体气血生发,精力较为旺盛,新陈代谢较快,在这个时间段刮痧有利于血液循环,还能够促进毒素及湿气的排出,同时对正气的损耗相对较小,并且有利于刮痧后身体的恢复。因为刮痧时要消耗体力及能量,上午人体能更好地应对这种消耗。
晚上:晚上9点 - 11点,是三焦经当令的时候,此时刮痧有助于调和气血,安神助眠。对于一些想要通过刮痧来改善气血运行,缓解身体疲劳,从而获得更好睡眠质量的人来说是个较好的时段。不过晚上刮痧后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因为夜间人体阳气相对较弱,受凉后可能会引发不适。但也有观点认为晚上刮痧效果可能不如上午,因为下午和晚上气血逐渐进入关闭状态,刮痧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如果有症状需求,也可以进行刮痧。
2、从女性特殊时期来看
经期前:女性在经期前刮痧,可以帮助缓解经前综合征,减轻乳房胀痛和情绪波动等症状。
经期后:经期后刮痧,则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调养。不过在月经期间,女性应避免刮痧,因为刮痧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经期刮痧容易导致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加重痛经的现象。
二、最佳频率
1、同一部位的频率
一般来说,同一个部位刮痧至少隔一周以上刮一次比较好,不可过于频繁。因为刮痧后皮肤会出现痧斑,出痧一般一周时间才能消褪,若在出痧的部位再刮痧,会损伤毛细血管,对皮肤不好还容易感染。不过,也存在个体差异,有人可能三四天就可再次进行同一部位的刮痧,但原则上应在皮肤无痧斑、被刮处用手轻触无痛感时方可进行第二次治疗刮痧,并无非常固定的具体时间要求。
2、整体刮痧频率
如果一次就一个部位,今天这个、明天那个,可以考虑天天刮,但实际操作上一般还是不采用。而且刮痧也不能一次多个部位,否则容易造成疲劳。另外,每次刮痧的时间也要控制好,每个部位3 - 5分钟左右,整个刮痧过程控制在10 - 15分钟左右即可,如果是第一次刮痧的话时间还要再适当缩短。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特殊人群不适合刮痧,如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用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等,在进行刮痧前一定要确保自身没有这些禁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