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99健康问问 >其他症状 >小孩尿床怎么办
man

小孩尿床怎么办

男 | 30岁 2018-03-08 有2个回复

问题描述:小孩是男的,今年4岁8个月,最近在幼儿园睡午觉的时候经常尿床,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该怎么样去处理呢?

回答

头像

张莉莉

已帮助网友:4261 2018-03-08

长期以来很多家长并不认为尿床是一种病,认为孩子是玩累了,喝水多了或者干活脆认为孩子懒,没有养成良好习惯造成的,并且由于长期照料患儿疲惫不堪而责备和打骂患者,实际上尿床主要是由于排尿的神经中枢功能不健全以及对有关神经支配不灵而引起的, 孩子3岁以前尿床大多数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改善,对膀胱充盈的觉醒反应是一个随着年龄渐渐发育成熟的生理过程,一般来说,此过程的发育在幼儿2岁以后才开始出现,至少近5岁时接近完善, 3岁以前该觉醒反应正处于发育过程中,当此生理过程建立并发育成熟后,膀胱充盈刺激可引起脑电波的改变,使深睡眠状态转入浅睡眠状态,不继续的刺激终致觉醒,因此,正常儿童即使在睡眠中也不会发生尿床 , 遗尿症患儿,此种发育迟缓或发生障碍,患儿在膀胱充盈时,不能把膀胱充盈的刺激这一信号像正常人一样传递给大脑皮质,致使膀胱充盈到一定限度后逼尿肌产生收缩,而患儿仍不觉醒,出现尿床, 孩子尿床有很多种原因及纠正措施: 一: 遗尿症,年龄在 5 周岁以上或智龄在 4 岁以上,觉醒时或入睡后,仍不能控制排尿; 5 岁儿童每月至少有 2 次遗尿, 6 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有 1 次遗尿;不是由神经系统损害或药物引起, 纠正措施: 1 、行为治疗:从治疗第 1 天起,要求家长为患儿设置日程表,以便每天进行记录(可使用日历),当尿床时,努力寻找可以导致尿床的因素,并记录在日程表上,如未按时睡眠,睡前过于兴奋,白天过于激动,傍晚液体摄入量太多等,当患儿无尿床时,便把 1 颗星画在日程表上,并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每周与医师会晤 1 次, 2 、建立条件反射:从治疗开始起,要求家长每天在患儿夜晚经常发生尿床的时间前,提前半至 1 小时用闹钟将患儿及时唤醒,起床排尿,并鼓励患儿自己去厕所小便,目的在于使患儿在比较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泄干净, 3 、膀胱功能锻炼:督促患儿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数 1 至 10 ,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二、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没有给孩子进行习惯养成, 习惯如何养成: 1 、睡觉前一定要让孩子上厕所,睡前一个小时尽量不要吃水果或喝太多的水, 2 、每隔一段时间(根据自己孩子排泄的周期)叫醒孩子上厕所,一定要叫醒,让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正确的地方上厕所,而不是迷迷糊糊在床上,三.尿床孩子起居饮食应注意的问题? 1.晚饭后少喝水,不吃水果,不吃糖,不喝酸奶,不吃冰冻食物, 2.少盐,少吃油炸食物,小食品如方便面,不喝赤小豆汤、冬瓜汤等, 3.少吃辣椒,酸性食物, 4.禁喝饮料:如雪碧,健力宝,可乐及各种橙汁,果汁等, 5.冬季用热水袋暖肚子,睡前暖20分钟坚持做,最少一周, 6.白天多喝水,可以适度多憋尿一段时间,促进膀胱存尿量, 7.养成早睡早起习惯,睡前排空膀胱, 8.如果晚上叫起夜,等孩子有尿意时如来回翻身等,一定叫醒孩子,让他自己去厕所,养成良好习惯,饮食禁忌  1.牛奶、巧克力、柑、橘,美国学者对小儿遗尿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后提出,饮食中牛奶、巧克力和柑橘类水果过量,是造成小儿夜间遗尿的主要原因,其中牛奶过量造成的遗尿达60%,只要停止进食上述食物,遗尿现象几乎可立即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食物在小儿体内可以产生变态反应,使膀胱壁膨胀,容量减少,并能促进平滑肌变得粗糙,产生痉挛,同时,这一变态反应会引起小儿睡得过深,在有尿时不能醒来,导致遗尿,  2.辛辣、刺激性食物,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兴奋,若食用这类食物,可使大脑皮质的功能失调,易发生遗尿,因此,在膳食中应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白天限制饮水,对于小儿遗尿者,白天不要过度限制其饮水量,要求患儿每日至少有1次随意保留尿液到有轻度胀满不适感,以锻炼膀胱功能,  4.晚餐后饮水多,下午4时以后,督促小儿控制饮水量,忌用流质饮食,晚餐尽量少喝水,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减少夜间排尿量,  5.多盐、糖和生冷食物,多盐多糖皆可引起多饮多尿,生冷食物可削弱脾胃功能,对肾无益,故应禁忌,  6.玉米、薏苡仁、赤小豆、鲤鱼、西瓜,这些食物因味甘淡,利尿作用明显,可加重遗尿病情,故应忌食,

头像

曾晓锋

已帮助网友:1818 2018-03-08

建议到医院检查,以排除隐性脊柱裂的可能性,

一般说来,宝宝在1岁或1岁半时,就开始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是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后夜间不再遗尿.遗尿症是指5岁以后每周至少有一次遗尿者,并不包含偶然一次的尿床.

帮助孩子克服尿床的毛病要找出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1.治疗有关潜在的疾病.如果尿床是由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抗利尿激素药物治疗.
2.如果是膀胱功能不健全,可以让孩子多喝水以增加膀胱容量,并适当憋尿以训练他们的控制力.还可训练孩子时断时续地小便,以体验膀胱括约肌的收缩.
3.适当减少饮水.睡前两小时不喝过量的水,上床前要求孩子排空小便.
4.定时叫醒.把孩子尿床的时间记录下来,从中找出规律,然后定时叫醒他小便(要彻底唤醒,以免孩子在昏睡中把尿拉在床上).
5.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为孩子准备一张干净温暖的床,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的腰,腿受凉.
6.消除引起尿床的心理因素.及时发现孩子内心的焦虑,紧张,教孩子学会放松.如可以在睡前听听轻松的音乐,缓解紧张的情绪.
7.愉快教育.应该对孩子不尿床的行为多加表扬和奖励(不能嘲笑孩子,这会损伤他的自信心).使孩子对不尿床的行为有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生活中要加强孩子的个人卫生,注意清洗局部,内裤要天天换洗,尿湿后要及时更换.有的父母认为,让孩子穿湿裤子,孩子难受了下次就改了,但湿裤子的寒冷或腌渍刺激可能让孩子夜间又尿.孩子的卧具应干爽舒适,父母应在孩子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一些叫醒孩子排尿.每天晚上入睡前先排尿,夜间父母对孩子的“表示”要能做出及时反应,不要让孩子憋急了尿床.睡前不要给孩子看惊险电视或讲恐怖故事,不要吓唬孩子.白天不要让孩子玩得太兴奋,孩子太疲劳时更要及时把尿以防孩子睡得沉而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