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99健康问问 >传染科 >结核病 >治疗肺结核药物
man

治疗肺结核药物

女 | 30岁 2018-11-08 有2个回复

问题描述: 确诊肺结核,住院治疗五天后出院,一直没有咳嗽症状,可吃药一个月了现在出现咳嗽,偶尔呼吸胸痛,今天做彩超显示胸部有积液,什么原因,严重吗,.治疗肺结核的药物?

回答

头像

吴名波

已帮助网友:3632 2018-11-08

间歇用药、两阶段用药实验证明,结核菌与药物接触数小时后,延缓数天生长,因此,临床上有规律地每周3次用药(间歇用药),能达到每天用药同样的效果,在开始化疗的1-3个月内,每天用药(强化阶段),其后每周3次间歇用药(巩固阶段)与每日用药效果同样好,且因减少投药次数而使毒副反应和药费都降低,也方便病人,有利于监督用药,保证全程化疗,使用每周3次用药的间歇疗法时,也要联合用药,每次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剂量可以适当加大;但有些药物(如链霉素、对氨水杨酸钠、乙硫异烟胺等)由于副反应大,则不宜加大每次投药剂量(表2-9-2),

头像

胡世春

已帮助网友:2400 2018-11-08

药物与结核菌血液中(包括巨噬细胞内)药物浓度在常规剂量下,达到试管内最低抑制菌浓度(MIC)的10倍以下时才能起杀菌作用,否则仅起抑菌作用,常规用量的异烟肼和利福平在细胞内外都能达到此要求,称为全杀菌剂,链霉素和吡嗪酰胺也是杀菌剂,但链霉素在偏碱的环境中方能发挥最大作用,且很少渗入吞噬细胞,对细胞内结核菌无效;吡嗪酰胺可渗入吞噬细胞,只在偏酸环境中才有杀菌作用;因此两药都只能作为半个杀菌剂,乙胺丁醇、对氨水杨酸等皆为抑菌剂,这些药物常规剂量在体内均不能达到MIC的10倍以上,由于毒副反应又不能再加大其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