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99健康问问 >内科 >血液内科 >血虚体质的表现有什么?
man

血虚体质的表现有什么?

女 | 28岁 2018-12-13 有8个回复

问题描述: 我从小就贫血,老是生病,容易头晕,耳鸣,有时会脸色苍白,晚上还失眠,睡不好觉,这阵子发现每月例假期的月经量特别少,颜色也很淡,家里人说我这是属于血虚体质,来这具体的表现有哪些,

回答

头像

何伟文

已帮助网友:2756 2018-12-13

血虚体质是人体血液不足,营养功能减退的一种体质类型。血虚指血液亏虚,脏腑、经络、形体失养,以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经闭,脉细等为常见证候。血虚的原因多由于平素体质虚弱,或大病、热病后,失于调理,阴血耗伤,正气尚未恢复而致。
这部分常表现为手足心发热,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咳嗽少痰,目眩耳鸣,口干舌燥,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小便频数,大便秘结。血亏虚建议食疗加药疗,以食疗为主。可以服用中药治疗。由于血虚程度不一样,可以分为潜在性血虚体质和显性血虚体质两类。

头像

张瑶

已帮助网友:4112 2018-12-13

血虚的症状,手指甲盖也是了解身体是否血虚的一个途径。办法很简单:只需要将指甲盖按紧,然后松开。健康的人,指甲由苍白转为粉红的速度很快;血虚的人,这个过程就会相对缓慢。其他的血虚的症状还要看你平时面色是否萎黄或者苍白,精神面貌等。
血虚证的临床表现,以头晕耳鸣,双目干涩,视物昏花,甚或夜盲,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舌淡苔白,脉虚弱为主,妇女可兼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
血虚证,是指体内血液不足,肢体脏腑五官百脉失于濡养而出现的全身性衰弱的证候。但要注意,中医讲的血虚和西医的贫血不是同一个概念,血虚未必贫血,贫血一定存在血虚。
以上是对“血虚体质的表现有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头像

张莉莉

已帮助网友:4261 2018-12-13

血虚体质的人,一般都有脸色发白、没有血色、夏天怕热、冬天怕冷、心悸、头晕、失眠表现。妇女肝血不足,不能充盈冲任二脉,则月经量少,而色淡,甚或闭经。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血虚之证。若肝血虚损,血属阴,故可形成咽干烘热,潮热盗汗的肝阴虚。
肝血久虚,血不养筋,可兼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动等血虚生风之症。血虚证的治疗一般用食疗方法。以养肝补血为法,将补血与补气结合在一起,气血双补,从根源上补血,对改善贫血、强身健体、美容养颜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补血效果的长久持续。气血双补,固本正源。

头像

王志强

已帮助网友:3053 2018-12-13

血虚体质的症状最明显的是面色发黄或苍白,头晕疲倦,心悸气短,稍微活动下就会喘息不止,精神萎靡等。显性血虚体质,可见血液对全身或局部的营养功能减退的各种征象。而且血亏还会产生其他的并发症如心肌缺血,心慌,心绞痛。
以及其他脏器功能下降。非常重要的是一定要尽快尽早的补血,平时多补铁的食物,还应该多吃含蛋白的鱼类、豆类制品等,平时可用煲汤,治疗血虚期间期间就不要喝浓茶、咖啡这些食物了。血虚者,还必须辨别患者是否为血热或血瘀,应采凉血的治疗原则气血虚是气虚和血虚。血虚指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

头像

熊平安

已帮助网友:3558 2018-12-13

血虚体质的症状,低血压或贫血的患者容易发生头晕、目眩、疲倦等症状,甚至因血压不足,体内循环不顺畅,而出现饮厥 头痛的偏头痛症状,这类患者通常以女性居多。依中医的辨证原则来看,通常属血虚的症状,临床上应以补血处方进行调养 ,不过,血虚症并非现代医学所指的贫血,也并非所有低血 压体质者均属血虚症,临床上仍须就其症状表现进行辨证。
血虚症者除常有头晕、目眩的困扰外,还可观察到其指甲、嘴唇、舌头颜色苍白,脸色萎黄;气虚者则脸色苍白、易疲倦、呼吸短浅、懒言、语声低萎、容易出汗。传统医学认为,血属阴,气属阳,阴虚与血虚的症状表现不同,且临床上辨证时,还须辨别五脏阴阳。

头像

高锡云

已帮助网友:3368 2018-12-13

根据你的上述症状的描述,考虑属于贫血的可能性较大。
贫血分为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类型,建议通过血常规检查明确类型,给予对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给予铁剂治疗,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给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等。
以上是对“血虚体质的表现有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头像

wangwen

已帮助网友:2477 2018-12-13


你好,很高兴为您在网上解答疑问!中医所说的血虚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脸色苍白,乏力,月经量少,建议您平时应该吃一些补血的一些药物,比如说复方阿胶。

头像

谢武龙

已帮助网友:3295 2018-12-13

血虚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血虚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神烦气粗,尿黄便干等;体质虚衰、心悸气短、头晕眼花、精神状态差;月经不调、面色无华、黑色素沉着,黄褐斑、蝴蝶斑滋生;更年期困扰;过早进入更年期;一般多见于女仕、各种机能亢进性疾病如肺结核、长期低烧等。中医认为肾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补肾应当针对肾阴肾阳的不同就读采用对症的相应方法进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