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99健康问问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什么?
man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什么?

女 | 6岁 2018-12-15 有8个回复

问题描述: 上个星期睡觉的时候一直在咳嗽,可是都没有流鼻涕,所以就给孩子吃了一点消炎药,可是吃完孩子还是咳嗽,而且晚上经常睡不着,一直在哭,之后还有发烧的现象,后来带他去医院检查,检查说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吃点药就好了,但是吃完药孩子的烧还是没有退,

回答

头像

张绍兰

已帮助网友:2022 2018-12-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多由EB病毒感染所致。多见于学龄儿童,由飞沫与唾液经呼吸道传播,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自限性疾病,预后比较好,也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主要表现为对症治疗就可以了,在急性发作期可以用阿糖腺苷,阿昔洛韦等抗病毒制剂。
建议治疗一般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干扰素等,其他病源感染以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如高热予降温处理,出现肝功能损害以肝炎处理等。治疗时间是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而定,没有确切标准,建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头像

魏帅帅

已帮助网友:1817 2018-12-15

本病多由EB病毒感染所致,少数可由巨细胞病毒、弓形虫、腺病毒、肝炎病毒、HIV等引起。本病的潜伏期不定,多为10天,儿童为4~15天,青年可达30天。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波动于39度左右,偶有40度者。发热持续一周左右,但中毒症状较轻。淋巴结肿大是本病特征之一,故又称“腺热病”。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累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一般第1周就出现,第3周渐缩小。
建议进行肝脾B超检查。如果出现并发症时,可进行相应的检查如X线胸片、心电图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预后大多良好,病程一般2~4周,属于自限性疾病。应用抗病毒药治疗即可。
以上是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头像

李小可

已帮助网友:1817 2018-12-15

EB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病毒,主要侵犯淋巴细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与EB病毒感染有关。此种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多样,但有三个典型症状为发热、咽炎和颈淋巴结肿大。
建议: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加强护理,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脾脏显著肿大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破裂。抗生素无效,若出现继发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病的预后大多良好,病程一般2~4周。部分患者低热、淋巴结肿大、乏力、病后软弱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极个别者病程迁延可达数年之久。因本病死亡者较少,死因有脾破裂、脑膜炎、心肌炎等。

头像

何伟文

已帮助网友:2756 2018-12-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不会复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是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本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比女多为3:2。本病在欧美、澳大利亚、日本等地流行较广泛,并可引起散发性流行。我国各地均有发病,以南方较多。通过飞沫传播,病毒侵入体内后约经5-15天的潜伏期然后发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痛、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周围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清嗜异性性抗体及EB病毒抗体阳性。治愈后一般不会复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呈自限性,预后良好,主要对症治疗,不需特殊治疗。

头像

黄文飞

已帮助网友:3034 2018-12-15

问题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系由Epstein-Barr(E-B)病毒所致.该病毒形态上很像疱疹病毒其特征包括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血淋巴细胞增多和异常血中有嗜异凝集素.
发现病人即时隔离.肌肉注射恢复期血清30~300mL可获得疗效.如并发脑膜脑炎心肌炎自身溶血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生活护理:本病目前无特异性疗法但大多数预后良好.主要以良好护理预防感染及对症支持疗法为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饮食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少食干硬、酸性、辛辣食物,保证供给充足的水份,每天饮水量大约是少儿为1000-1500毫升、年长儿为1500-2000毫升。

头像

张慧芝

已帮助网友:4011 2018-12-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mononucleosis)是由EpsteinBarr(EB)病毒感染所致。1964年首先由EpsteinBarr等从淋巴瘤组织中分离出类似疱疹病毒颗粒而命名。本病是一种以乏力、头痛、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非典型性淋巴细胞增多,异嗜性抗体及轻度一过性肝炎为特征的综合征。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
本病的治疗为对症性,疾病大多能自愈。急性期特别是并发肝炎时应卧床休息,如出现黄疸可按病毒性肝炎处理原则治疗。抗生素对本病无效,仅在咽部、扁桃体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加选用,一般以采用青霉素为妥,疗程7~10天。若给予氨苄西林,约95%患者可出现皮疹,通常在给药后1周或停药后发生,可能与本病的免疫异常有关,故氨苄西林在本病中不宜使用。有认为甲硝唑及克林霉素对本病咽峡炎症可能有助,提示合并厌氧菌感染的可能,但克林霉素亦可导致皮疹。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咽部及喉头有严重病变或水肿者有应用指征,可使炎症迅速消退,及时应用尚可避免气管切开。激素也可应用于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心肌炎、心包炎等。对脾肿大的患者应限制其活动,随时警惕脾破裂发生的可能。一旦怀疑,应及时确诊,迅速补充血容量,输血和进行脾切除,常可使患者获救。阿昔洛韦及其衍生物在体外试验中有拮抗EB病毒的作用,但此类药物不必常规地应用于一般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唯有伴口腔毛状黏膜白斑病的艾滋病患者以及有充分证据说明是慢性进行性EB病毒感染者可考虑应用此类制剂。干扰素的疗效不明了。折叠编辑本段饮食保健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3、该疾病对饮食并没有太大的禁忌,合理饮食即可。折叠编辑本段预防护理本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有主张急性期应呼吸道隔离,其呼吸道分泌物宜用含氯石灰、氯胺或煮沸消毒,但也有认为隔离患者并无必要。患者恢复后病毒血症可能长达数月,故如为献血者,其献血期限至少必须延至发病后6个月。本病尚无可靠的预防性疫苗。减毒活疫苗的研制因EB病毒可能的致癌作用而受到限制,近年来在探索化学疫苗的研究上已有进展,但离实际应用尚有待时日。
以上是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头像

罗正强

已帮助网友:4400 2018-12-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是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痛、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周围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清嗜异性性抗体及EB病毒抗体阳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可以采取药物进行治疗。高热病人可用退热剂。咽痛者给予生理盐水漱口或西瓜霜润喉片含服。对发热高、咽痛剧烈者,应注意咽部继发细菌感染,可做咽拭子培养病使用抗生素。并发心肌炎、严重肝炎、溶血性贫血或因血小板减少并有出血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

头像

张月玲

已帮助网友:2082 2018-12-15

你好,血象高并发烧一般提示有细菌感染性疾病或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建议你到医院做个血涂片看看是否有异型淋巴细胞升高,如果有的话那就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果没有就是普通细菌感染,只要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就可以了,总体治疗疗程需要一周以上,所以两到三天发热不退在临床上也是常见的,你也不必过于紧张。对症治疗也很重要,体温在38.5以下可以进行物理降温,包括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现在较少用),调节环境温度,如果体温超过38.5,经过物理降温还是不行的话可以适当使用退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