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99健康问问 >内科 >肾内科 >遗尿症 >治疗小儿尿床
man

治疗小儿尿床

女 | 5周岁 2011-10-15 有4个回复

问题描述:一直尿床,最多一晚3次,小便不净,从小到现在,在吃金匮肾气丸和补中益气丸,治疗小儿尿床,如何治疗小儿尿床

回答

头像

何伟文

已帮助网友:2756 2011-10-15

症状分析:
一.一般治疗不可忽视
  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避免过劳,掌握尿床时间和规律,夜间用闹钟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白天睡1~2小时,白天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以防夜间睡眠过深.在整个疗程中,要树立信心.逐渐纠正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等情绪或行为,照顾到患者的自尊心,多劝慰鼓励,少斥责,惩罚,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要正确处理好引起遗尿的精神因素,通过病史了解导致遗尿的精神诱因及可能存在的心理矛盾,对于可以解决的精神刺激因素,应尽快予以解决,对原来已经发生或现实客观存在主观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要着重耐心地对进行教育,解释,以消除精神紧张,以免引起情绪不安.晚饭后避免饮水,睡觉前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可减少尿床的次数.
  
二.儿童尿床的行为疗法很有必要
  1.排尿中断训练: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数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训练: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3.定时训练: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4.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及干床处理.
  5.总结记录:要求家长每天记录尿床的原因,次数,在日程表上对尿床,不尿床都作个记号,每周总结一次,找出原因,当孩子有进步时应给鼓励.

头像

高福玲

已帮助网友:4161 2011-10-15

症状分析:
一般说来,孩子在1岁或1岁半时,就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后夜间不再遗尿.但是如果3岁以上还在尿床,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就不正常了.尿床在医学上称为“夜遗症”,“夜遗尿”.尿床也是病?听起来挺新鲜的,其实一点儿都不稀奇.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3-4岁开始控制排尿,如果5-6岁以后还经常性尿床,如每周二次以上并持续达6个月,医学上就称为“遗尿症”.夜遗尿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男孩子比女孩患此病的概率高,排除疾病引起尿床的原因,原发性夜遗尿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治疗尿床的小方法
  1,根据中医的理论,小孩尿床可能是因为肾阳虚造成的,如果小孩偏瘦,手脚在冬天容易冰冷身体看起来比较虚弱时,可以采用食疗的方法.可以在天气寒冷的冬天炖狗肉给小孩吃,里面放些桔皮,花椒,有一定的效果.我曾经就接触过一个此类案例,通过调节饮食治好了尿床.
  2,在白天延长小孩两次尿的时间,增加膀胱的容积,帮助小朋友了解如何控制小便.
  3,可以采用药物,如抗利尿荷尔蒙等.
该回复来自 http://www.99ask.net 99健康问问.

头像

张绍兰

已帮助网友:2022 2011-10-15

症状分析:
一般说来,小孩在1岁或1岁半时,就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后夜间不再尿床.但是如果3岁以上还在尿床,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就不正常了.
  3岁以上的小儿尿床可能与下面的这些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夜遗尿通常在家族中显性遗传,若父母都曾为夜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3/4机率尿床.若父母一方有曾为尿床患者,他们的孩子有1/2的机率患病.
  疾病因素
  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睡眠很深,不能及时醒来排尿
  部分患儿没有受到排尿训练,如长期使用尿布,父母夜间不唤醒孩子,抱孩子去厕所撒尿,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时帮他们排尿,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习惯.久之,容易发生夜间尿床.
  膀胱的夜间控制能力发育迟缓
  夜遗尿患者随年龄的增长,症状或许有所改善,停止尿床,但停止夜遗尿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甚至有1%的人进入青春期后还继续尿床.
  环境因素
  突然换新环境;气候变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饮水过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夜间有便意时没有及时把尿等都会造成孩子尿床.
  不能产生足够的控制尿激素ADH
  另外,还有20-30%的夜遗尿孩子在睡眠中,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控制尿激素ADH,控制尿激素是一种由人体自然产生并可减少尿液量的激素.
如果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先治疗疾病.排除了疾病因素,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遗尿,可以通过耐心的教育,解释和劝慰来纠正.首先要帮助孩子了解遗尿症是暂时的功能失调,消除精神负担,配合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为避免孩子夜间熟睡后不易醒,白天应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中午最好安排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晚饭菜中少放盐,少喝水,少喝汤.
  ·睡觉前制止孩子过度兴奋,要孩子养成睡觉之前排空小便再上床的习惯.
  ·父母要培养孩子自觉起床小便的习惯.入睡前提醒孩子自我默述“今晚x点起来小便”,父母还可以在孩子经常遗尿的钟点到来之前叫醒他,让他在清醒状态下小便.
  ·训练孩子白天憋尿也可作为一种方法,每当出现尿意时主动控制暂不排尿,开始可推迟几分钟,逐渐延长时间.
  在治疗过程中,对孩子时常鼓励能加强他们的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哪一天没有尿床,就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另外.父母千万不要责怪,惩罚孩子.

头像

魏帅帅

已帮助网友:1816 2011-10-15

症状分析:
3岁以上的小儿尿床可能与下面的这些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夜遗尿通常在家族中显性遗传,若父母都曾为夜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3/4机率尿床.若父母一方有曾为尿床患者,他们的孩子有1/2的机率患病.
  疾病因素
  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一.一般治疗不可忽视
  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避免过劳,掌握尿床时间和规律,夜间用闹钟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白天睡1~2小时,白天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以防夜间睡眠过深.在整个疗程中,要树立信心.逐渐纠正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等情绪或行为,照顾到患者的自尊心,多劝慰鼓励,少斥责,惩罚,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要正确处理好引起遗尿的精神因素,通过病史了解导致遗尿的精神诱因及可能存在的心理矛盾,对于可以解决的精神刺激因素,应尽快予以解决,对原来已经发生或现实客观存在主观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要着重耐心地对进行教育,解释,以消除精神紧张,以免引起情绪不安.晚饭后避免饮水,睡觉前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可减少尿床的次数.
  二.儿童尿床的行为疗法很有必要
  1.排尿中断训练: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数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训练: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3.定时训练: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4.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及干床处理.
  5.总结记录:要求家长每天记录尿床的原因,次数,在日程表上对尿床,不尿床都作个记号,每周总结一次,找出原因,当孩子有进步时应给鼓励.
生活护理:
小儿尿床是临床上经常见到的现象,有的甚至到了二十几岁才能自愈.国外有关专家通过系统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尿床自愈晚的孩子平均智商低于正常儿童,在身体发育方面比正常儿童迟缓,长大后身高,体重平均低于正常人,容易出现泌尿,生殖等诸多心理生理问题,且多数具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如自卑,内疚,胆怯,紧张等.家长对孩子尿床的问题不可等闲视之.